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综合消息:位于赫尔松地区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当地时间6日被破坏并引发洪水,俄罗斯与乌克兰均指责系对方所为,并对该事件引发的严重后果予以谴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日呼吁,停止任何针对平民及民用基础设施的攻击。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6日表示,俄方坚决反对所谓其涉嫌用导弹袭击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的指控,并指出“该事件显然是乌方的蓄意破坏”,目的是切断克里米亚地区的重要水源、转移人们对乌军反攻的注意力。
俄外交部6日发表声明称,乌方对该大坝的破坏是“针对民用基础设施的”,此举将引发大规模人道主义与生态环境灾难。声明还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乌克兰对全球和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犯罪行径”。
乌克兰外交部6日在官网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俄方对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的,并呼吁七国集团(G7)和欧盟立即考虑对俄实施新制裁,包括俄导弹工业和核工业等。
乌总统泽连斯基6日表示,自己已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通报“俄方对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实施的严重后果”,并讨论了将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风险最小化的方案。
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6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俄军炸毁该大坝的目的是给乌军反攻制造障碍,并称此举造成了欧洲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日表示,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毁是“人道主义、经济和生态的巨大灾难”,并呼吁停止任何针对平民及民用基础设施的攻击。
古特雷斯说,该大坝被毁导致至少1.6万人已无家可归,还有成千上万人的饮水安全遭到威胁。联合国将采取措施运送饮用水和净水药片前往该地。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格里菲思6日说,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对民用设施造成的最严重的破坏事件,各方须持续关注并确保平民安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鉴于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破坏后的事态发展,他下周将率领该机构下一队轮驻专家前往扎波罗热核电站,并称“这是核安全的关键时刻”。
格罗西当天早些时候说,卡霍夫卡水库为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冷却水系统提供冷却水,如果水库水位降到一定程度,将不能向外供水。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还有一些能提供冷却水的替代水源,包括一个大型冷却池。他呼吁各方维护冷却池的安全。(完)
相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同为清洁能源的光热发电电力输出更加稳定,且兼具调峰储能功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备独特作用。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揭示量子计算机出错位置的新方法,将识别量子计算错误的能力提升了10倍。近30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不断改进量子比特性能,使其不那么脆弱也不容易出错,但无论怎样,有些错误不可避免。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秋收时,通过与附近区县签订互助合作协议,协调履带式收割机300余台套,确保了秋粮丰产丰收,扛稳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重任。
陈俊亮团队先后和华为、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中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切实推动智能网技术在产业化方面的发展。
贝努样本包含了晶体结构中含有水的黏土矿物、看起来像盐和胡椒的明亮或黑暗尘粒,以及可能在行星进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富硫矿物。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惟其如此,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在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上,内蒙古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通过加大新能源外送和本地消纳,快速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通过新能源开发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双轮驱动”,外送和本地消纳多措并举,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强劲足。
秋高气爽,微风拂过,葱茏的苇草随风摇曳;粼粼波光上,片片浮萍被阳光笼罩着缕缕金黄;不远处,几只白色身影掠过水面,为这片静谧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9月27日,顺利完成北冰洋各项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缓缓靠泊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结束。
高品质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追求的高品质生活的基本内容。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建造中心定标塔,从而实现精细的一致性控制,保证了射电镜头足够光滑,能够很好地成像
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街道社区、田垄阡陌,播撒在戈壁草原、偏远山区,点燃人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
今天,“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但也应看到,与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普工作仍有提升空间。不久前,“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再次燃起孩子们对太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彰显了高质量科普的重要意义。
当前,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我国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全面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完善思路举措,我国数实深度融合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办法》规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是本单位科技伦理审查管理的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