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APP
一碗羅秀粉“盛滿”幸福味

人民網桂平9月24日電 60多年前,廣西桂平市羅秀鎮韋瑞員的父親挑著一擔自家做的米粉上街售賣,賺了錢把妻子娶了回來﹔40多年后,韋瑞員又“故伎重演”,也把妻子娶了回來﹔三年前,韋瑞員的兒子帶著做米粉的技術到平南縣的一處農家樂,最后也把媳婦娶了回來。

桂平市羅秀鎮四面環山,這裡不受外界強烈的季候風影響,冬暖夏涼。特殊氣候和水土條件,促使這裡的農作物生長期偏長,大米也更香更甜,亦成就了米粉的蒸晒的天然環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羅秀鎮,每年農歷七月底開始,氣候干爽,羅秀、偉楊、軍豐等21個村的大大小小米粉企業(作坊),紛紛加大火力搞生產。特別是小作坊主,清晨五六點鐘起床,10多個人在影影綽綽的燈光下忙碌起來。這樣的忙碌場面一直延續到第二年新歷二月。

“浸米、瀝水、磨漿、濾漿、調漿、汽蒸、成型、晾晒、回生……”羅秀米粉協會會長盧堅介紹,羅秀米粉的原料大米本身香甜度就已經很高,制作工藝又歷經18道工序,一碗看似簡單的米粉就被這樣“精雕細琢”出來。羅秀米粉,細膩潤滑,食之爽口,是當地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佳肴之一,也是佳節期間,迎來送往的必備禮品。在羅秀鎮,頭腦靈活的人都會自己開坊磨漿做米粉,又或通過跟老板打工,學到制作羅秀米粉的技藝后,回家自己開坊。就這樣,羅秀米粉成了該鎮的產業支柱。到2006年,全鎮小作坊有235家,年產量約300萬斤,全部是大青石磨、手工慢慢熬制出來。

“目前,磨漿依然用的是大青石磨。”盧堅介紹,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羅秀米粉供不應求,機械磨漿代替了人工磨漿,但都是通過大青石磨來完成,同時又增加了烘干機、傳送帶等設備,從而解決了陰雨天不能蒸粉的難題,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米粉。機械化生產有效提高了羅秀米粉的產量,目前,全鎮有米粉生產企業(作坊)130多家,日產能力達17萬斤,年產量約3740萬斤,產值近3億元,從業人員超1300人。

當地流行一句俗語:隻要做米粉,就不會貧窮。為了印証當地人的說法,近日,筆者探訪露棠村的業盛羅秀米粉生產加工銷售專業合作社的扶貧車間,一大早,七八個工人正在疊塊、切粉、包裝,一派繁忙。露棠村支書秦文華介紹,該扶貧車間2018年5月建成,目前扶貧車間日生產米粉3000斤,可帶動10戶貧困戶脫貧。

“2016年以來,羅秀鎮已實現貧困人口脫貧摘帽1916戶7581人,貧困村摘帽8個。目前,剩余貧困人口126戶348人,到9月份可實現現行條件下全部脫貧摘帽。”羅秀鎮副鎮長黃華鋒介紹。

探訪當天,今年50多歲的貧困戶秦振深正在把一箱箱羅秀米粉裝車,准備送給客戶。“每天工資100元,還包三餐,收入穩定,又可以照顧家裡老小,我很滿意。”秦振深高興地說。2017年脫貧后,秦振深正在努力工作,讓一家人快步跟上,一起奔小康。(張芳 張思)

寻味广西桂平 探访罗秀米粉文化传承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陈惠):11月12日,为充分挖掘罗秀米粉传统美食文化,塑造美品,打造美食品牌,坚持“继承、发掘、弘扬、创新”原则,大力宣传地方美食文化,由中新社、人民网、广西日报、当代广西等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团到桂平市罗秀镇开展“寻味桂平”采风活动,就罗秀米粉的历史典故以及制作流程、烹饪方法等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访。活动由贵港市商务局主办,贵港市委宣传部承办。

桂平市罗秀米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品质风味独具一格,属米粉中上乘佳品,是桂平最著名的特产之一。隋唐时代罗秀的先人们便发明了把大米浸泡后磨浆,蒸制粉皮再晒干切成细粉丝,制作美味可口的流行食品,经历代的传承优化发展而定型的18道工序列为罗秀米粉制作的传统工艺。“成品的罗秀干米粉为米白色,半透明状,具有罗秀米粉特有的光泽,无明显米皮,无可见杂质,表面光滑条理清晰,无粘连,圈层分明。手感松软有弹性,不易碎断。口感充分体现软、滑、爽、韧、透的特性,具有米香气。”罗秀米粉协会秘书长黎志北说。

为了做好传统与现代技艺的融合,罗秀改造优化,在保持传统工艺特色的前提下,融入现代化的烘干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据罗秀镇镇长梁振科介绍,罗秀米粉的年产量,从2003年125家家庭小作坊年产量不到200万斤,发展到现在的公司企业10间,小作坊120间,家庭作坊30间,行业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生产总量超5000万斤,年生产总值3亿多元,经过多年的发展,米粉生产行业已经成为罗秀镇的支柱产业。

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前提下,罗秀镇积极打开新思路,通过科技创新深度挖掘罗秀米粉的产品文化,用全新品牌运营包装方式,打造优质特色产品。目前,桂平市三浔记食品有限公司在保留罗秀米粉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工艺技术不断进行创新,让罗秀米粉可以冲泡即食。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cn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监督邮箱:.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