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APP
28岁小伙看世界杯猝死!特别容易出事的还有这类人千万别跟着熬夜!

最近,什么最火?当属俄罗斯世界杯。各支球队激战正酣,比赛结果也随之出人意料:卫冕冠军德国在小组赛中出局,阿根廷、葡萄牙、西班牙一起“相约”倒在了 1/8 门外……激动、兴奋、失望、惊讶、沮丧的心情每晚都在球迷身上上演。

由于中俄两国时差为5小时。进入淘汰赛后,凌晨2点的比赛开始增多,半决赛两场都为凌晨2点开球,而且众多爆冷情况的出现,使不少人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因此,熬夜看直播成了球迷们难以抗拒的选择。

众所周知,熬夜对身体健康不利,那么,球迷们怎样做,即可以安心观看赛事,又可以减少因熬夜看球带来的健康“损失”呢?

来自湖南的杨先生是一名资深球迷,平日就习惯晚睡的他,更是不愿错过世界杯球赛。世界杯开赛当晚,他守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世界杯一边喝酒,熬夜到凌晨三点球赛结束,他仍意犹未尽。

次日上午,他因身体不适向单位请假。然而,下午上班仅 1个多小时,他突然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救护车赶到后,为他做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但已无力回天。杨先生年仅28岁。

其实,每次世界杯、欧洲杯期间,总会出现球迷猝死的新闻。有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杯时,德国队比赛的当天,德国因心脏病而到急诊看病的人数是平常的2.66倍(见下图表)。

2003 年、2005 年和 2006 年每天心血管事件发生图中可以看到,在2006年德国七场世界杯的六场比赛中(红线),报告的心脏问题比前几年同期多得多。

而在1998、2002、2006和2010世界杯时,巴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9%。有巴西队比赛的那天,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15%,但死亡率没有增加。

1996欧洲杯时,荷兰队的比赛当日,荷兰因冠心病和脑卒中而死亡的男士较平时增加50% ,对女士没有影响。这些数据看起来,对于特定的人群,看足球比赛是有一定危险的。尤其是有心脏病史、情绪容易激动的男士。

那么,如何避免熬夜看球赛发生猝死事件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瑛表示,要熬夜看直播,建议大家提前做好规划。晚上十一点到前半夜期间看球的话,最好能够在凉爽的空调房间里观看。

如果在室外,最好选择一个清凉的环境,还应少量多次喝水来进行补充,因为天气炎热、丢失水分多。看球时如果感觉饥饿,最好不加正餐,可以稍微增加一些酸奶和水果或能量低的咸味儿小食品。另外,在看球的过程中,要适当起来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

“相对于奥运会连续两周的赛事安排,世界杯在一个月的赛程中,前两周八分之一决赛后,比赛日之间也会有休整期,球迷应该利用休整期调整作息,好好补个觉。”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刘勇提醒,对于自己喜欢和关注的球队,要提前查好比赛时间。尽量按照原来的作息时间休息,不要破坏已养成的生物钟,比赛之前定好闹钟,看完比赛就继续睡觉以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但对于睡眠本来就不好的球迷,刘勇强调,切忌为了满足感官需求而忽视健康,最好不要看直播,即使看也不要每天晚上都熬夜,一周最多两次,否则会加重睡眠障碍。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的球迷最好不要熬夜,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观赛期间要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

熬夜本来就伤身,对于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而言更是莫大的打击。如果球迷有心血管疾病,就不建议熬夜,特别是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比如血压不稳定或者控制不好、冠心病、早搏等。另外,气候、湿度以及气压的改变都有可能造成心血管患者的不适,这时候继续熬夜看球,外加饮食不规律、情绪激动等外界因素影响,就有可能突发急性心梗及其他心脑血管事件。

吴瑛表示,如果已经患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除了白天要正常吃药外,建议在看球之前还应加测一下血压。少部分有经验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在看球时激动、兴奋时,给自己临时加短效的降压药,来对抗一些过度的兴奋。如果经验不足的话,还是希望咨询医生。

“心血管病患者在按时服药的情况下,还应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看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陆志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建议。

他指出,若在看球时脑涨感到头晕,那可能是血压升高了;若有心慌的症状,可能是早搏。出现这两种情况,就要格外小心,及早休息为好。如果在看球期间胸口持续疼痛,那就必须警惕,可能是疾病发作的前兆。疼痛时间持续十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请及时呼叫“120”就诊。

“1001、1002、1003……患者无搏动,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拿来!”近日,在河北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礼堂内,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团讲师赢奥正在为下月举行的河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志愿者做急救培训。

作为抢救心脏骤停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是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

“科学实践证明,院前抢救尤为重要,在人的心跳、呼吸骤停 4 分钟内进行有效抢救,可使患者复苏,超过 6 分钟被救活的可能性就极小了。”赢奥告诉记者,心脏骤停的唯一治疗方法是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必要的早期除颤,除颤治疗进行越早,病患存活的几率越大。

但在我国,由于人们缺乏急救知识,往往容易错过最初 4~6 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目前我国心跳骤停的急救成功率不到1%,而发达国家达到60%。

美国心脏协会近日发表声明指出,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能救助更多生命。希望到2020年,心脏骤停生存率,以及第一目击者及时反应率都能翻倍提升。

“近年来,随着公共场所猝死事件的高发,能感觉到人们的急救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赢奥说,目前机关、企业、学校等机构都有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需求,还是希望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但除了提高急救技能普及率外,还需要的就是 AED 的大量配置。AED 的最大作用是能够对心脏以放电的方式终止心室颤动,从而使患者恢复心脏功能。值得注意的是,AED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且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

赢奥表示,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公众场所已经配置了AED,但即使这些一线城市,配置率也远未达到普及的水平。因此,加大公共场所 AED 的配备力度,应成为更多城市的自觉行为。

长沙26岁男子连熬11夜 看欧洲杯猝死

蒋小山(化名)今年26岁,来自长沙,是英格兰足球队的铁杆粉丝。据他的同学和朋友介绍,还在大学期间,蒋小山就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并且结识了一群喜爱足球的兄弟伙。毕业后,大伙儿又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因此不时相约一起踢球,锻炼身体。“在我的记忆中,蒋小山身体一直很好,很健康。”他的一个同学回忆说。

男人看球,怎能少得了啤酒?本届欧洲杯开赛以来,蒋小山和朋友们常常相约去酒吧看球,大家都是一边看球一边喝啤酒。而这其中,蒋小山的状态显得尤为疯狂。“我们偶尔还休息一下,他每天都看,一场不落,最喜欢英格兰队和法国队。”蒋小山的朋友回忆说。

光看球还不过瘾,6月18日,蒋小山和朋友们相约踢了一场球。“踢球的时候,也没看出他有什么异常。”朋友回忆。

6月19日凌晨,欧洲杯意大利队对爱尔兰队比赛的哨子吹响,谁都没有想到,这也是蒋小山26岁生命的倒计时。

18日晚,蒋小山就和朋友约好,在一家名为化龙池的酒吧相聚,以免耽误看球。“然而那场球,蒋小山看得却有些意兴阑珊。”蒋小山的朋友回忆。

“意大利又进球啦,2∶0赢了爱尔兰!”终场哨声吹响,大家都很兴奋。化龙池酒吧内,朋友兴奋地拍了拍蒋小山的肩膀,但是蒋小山显得无精打采,“也许是连续熬夜看球,他疲惫了吧,我们也没放在心上。”蒋小山的朋友对记者回忆。

“小山看球累了,别打扰他,让他多休息一下。”19日那天,母亲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去叫他。然而那时,蒋小山已经全身冰冷,毫无呼吸。“小山走的时候,连指甲都是红色的。”他母亲回忆说。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侯家塘某小区蒋小山的家。他的房间已经被清理得很干净,仅仅剩下一个电脑桌。“我们看见小山的生活用品,就忍不住心痛,所以把房子搬空了。”蒋小山的母亲躺在沙发上哽咽着说,已经哭得没有力气。

据悉,蒋小山是家里的独子,家人已经帮他看好婚房,最近还和小山打趣:“以后要找一个贤惠的老婆。”据三湘都市报

昨天,长沙球迷暴毙的消息很快传开,重庆晚报记者询问了我市球迷的反应。市民汤福、陈俊洁今年也是26岁,最近也都常熬夜看球。好在,经历十余个不眠之夜后,感觉还不错。

“我半夜看球的时候一般都没喝酒,而且白天补瞌睡到中午12点。”听闻长沙球迷死讯,汤福先是震惊,而后庆幸。对于已经开打的淘汰赛,汤福表示会继续熬夜追看。

陈俊洁则每天早上7点半就得起床,因此感觉很累,但他表示,自己并不怕熬夜:“我有健康的看球方式。在家看球绝对不抽烟喝酒,还要保证看球前的休息。和朋友出去看球的话,就号召大家少抽烟,少喝酒,不说脏话,不激动。”重庆晚报记者李卓然

2006年6月9日是德国世界杯开赛第一天。当晚,24岁的长沙青年王某在酒吧观看开幕式及后面两场比赛,其间一直在喝啤酒。次日凌晨4时,第二场比赛尚未结束,王某瞳孔突然放大,送到医院后停止呼吸。据中新社